窦皓 李俊杰
全国首个跨省流域生态补偿迎来“升级版”——浙江、安徽两省日前签署《共同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协议》。由此,写入《长江三角洲区域一体化发展规划纲要》的样板区,启动建设。
【资料图】
新安江,发源于安徽省黄山市休宁县,汇入浙江省千岛湖,承担着水源涵养、饮用水源供给、生物多样性维护等功能,是浙江最大的入境河流。从2012年开始,浙皖两省连续开展了三轮新安江流域生态补偿机制试点,考核断面年度水质达标,浙江拨付安徽补偿资金,这一做法被称为“新安江模式”。目前,该模式已推广到19个省份、15个跨省流域。
本期“我们长三角”,就聊一聊浙皖共护一江水、“新安江模式”再升级的话题,看看这一泓清水,将最终“流”向何处。
十年试剑,以“试水”共保“清水”
2023年6月5日,浙皖两省共同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签约仪式在合肥举行。图片来源:安徽日报
李俊杰:最近两省又有了新动作。6月5日,浙江省人民政府副省长胡伟与安徽省人民政府副省长孙勇分别代表两省政府,签署了《共同建设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协议》。相较于前三轮试点,此次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建设在补偿标准、补偿理念、补偿方式、补偿范围等方面实现了提档升级。
窦皓:我注意到补偿标准的不同。前三轮补偿试点期,双方每年最多各出资2亿元。新一轮协议提出,2023年补偿资金总盘增至10亿元,从2024年开始,资金总额在10亿元基础上参照浙皖两省年度GDP增速,建立逐年增长机制。不仅如此,样板区补偿范围也扩大至安徽省黄山市、宣城市全境,浙江省杭州市、嘉兴市全境。
李俊杰:补偿方式上的多元探索更引人注目。具体来说,新一轮补偿将加强上下游产业人才合作,深入探索园区共建、产业协作、人才交流等多种合作方式。浙江省每年通过“浙皖合作十件事”,助力上游安徽省提升生态环境保护能力,增强“造血”功能。
窦皓:不仅如此,两省还将联合开展一系列政策体制创新试验,比如共建产业合作园区,联合打造文旅品牌,通过合作办学办院、托管经营等方式,深化上下游地区在教育、医疗、养老合作,以及共同搭建试验区人力资源供需和高技能人才共享平台,鼓励上下游地区机关、园区、学校、医院等通过互派挂职、双向交流的方式,实现干部和人才交流合作。
李俊杰:这一全新的制度设计,让下游地区主动帮助上游地区谋划绿色发展之路,让上游地区摆脱单纯依靠资金补偿的局面,真正体现了激励与约束并重,实现生态保护者与受益者之间的良性互动。浙皖两省正从“一水共护”迈向“一域共富”。
窦皓:其实此前双方已经有了一些先行探索。比如杭州和黄山两市,便通过印发《杭黄毗邻区块(淳安、歙县)生态文化旅游合作先行区建设方案》,明确“两镇做强、湖城支撑、串珠成链”的山水大画廊格局,开展文旅产业合作。
我还记得在位于浙皖交界的淳安威坪镇采访时,镇党委书记徐建强手机里存了几十个黄山和歙县干部的电话号码。他说,两地的镇村两级书记一起吆喝推介农特产品,早就不是什么稀罕事。更不用说,有时候威坪建设一条新路,歙县也会同步接轨,威坪打造城镇文化景观,歙县也会有接轨的产品。
李俊杰:皖浙两地合作正在持续走深走实。杭州黄山强强联手,共建杭黄世界级自然生态和文化旅游廊道,这是基于好山好水的一次探索。正在规划的新安江—千岛湖生态保护补偿样板区,将建立园区、产业、人才、文化、旅游等全面合作,从单一的资金补偿,向产业共建、多元合作转型。
安徽黄山,新安江源头处处都是山青水碧的美景。张俊 摄
迭代升级,从“共护”走向“共富”
李俊杰:生态环境的保护以及补偿机制的建立,无法一蹴而就。“新安江模式”试点以来,水质连年达到补偿条件,每年向千岛湖输送近70亿立方米干净水。目前,“新安江模式”已推广到19个省份、15个跨省流域。面向未来,如何让样板区的体制机制充分焕活、发挥更大作用,各方都很关切。
窦皓:杭州市生态环境局淳安分局副局长吴志旭认为,从下游看,千岛湖水库水质管理的根本是流域管理,而流域管理的最终目的是减少流域污染物向水库水体的输出量。从这一点上说,制定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条例,出台流域生态补偿标准、核算技术标准,搭建跨省流域生态保护补偿标准核算数据平台等等,方能推动实现生态保护补偿制度规范化、标准化、法治化,让生态环境保护的协同走深走实。
浙江大学公共政策研究院副院长蔡宁认为,目前三轮改革试点已经走出了一条“上游主动强化保护、下游支持上游发展”的互利共赢之路。下一步,深化协同联动,实现环境利益与经济效益的协调及其利益分配的和谐很关键。一方面,要持续健全完善联合监测、联合打捞、联合执法等工作机制,做好上下游在生态环境共治、交通互联互通、旅游资源合作、产业联动协作、公共服务共享领域等方面的协同发展。另一方面,也可以积极探索政府主导、企业和社会各界参与、市场化运作、可持续的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形成共同保护流域生态环境的利益导向机制。
李俊杰: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如今新安江-千岛湖一线,常年保持国家I类水体,环境的改善带来了生活品质的提升,也给当地居民创造了更多的致富机会。一江清水流出生态财富,也淌出生态文明建设新理念。我相信,在新安江的示范带动下,会有更多流域从“一水共护”迈向“一域共富”。
关键词: